查看原文
其他

7.29亿!国内一款BTK抑制剂卖了

宁晨 动脉新医药
2024-11-08


2024年8月8日获悉,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翰森制药”,03692.HK)与专注于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药企业——广州麓鹏制药有限公司(下称“麓鹏制药”)共同宣布,双方就麓鹏制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BTK抑制剂LP-168(洛布替尼)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翰森制药获得LP-168所有非肿瘤适应症在中国的研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的权益。同时,翰森制药将支付麓鹏制药首付款和研发、注册及基于销售的商业化里程碑潜在付款合计不超过7.29亿元人民币,以及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最高两位数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4年5月9日,翰森制药的1类创新药洛布替尼(LP-168片)经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审核公示,被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治疗的成人复发或难治性(R/R)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non-GC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患者。
由此,洛布替尼成为中国首个被认定为DLBCL突破性疗法的BTK抑制剂,这是洛布替尼继2023年9月获CDE同意开展复发或难治的套细胞淋巴瘤(R/R MCL)的关键性注册II期临床研究(ROCK-1研究)后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


贝达药业前高管二次创业,多条管线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麓鹏制药由谭芬来博士和陈怡博士于2018年6月在广州开发区联合创立,谭芬来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怡任首席科学家。公司专注于设计和开发小分子抗肿瘤新药,以开创性的药物设计和专业高效的临床开发为核心优势,在药物设计过程中始终强调新颖和创意,以达到显著亮点(Differentiation)为目标。


谭芬来1986年7月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随后的8年时间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任讲师,之后赴美留学深造;2000年3月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医学院毕业,获生物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4月至2003年4月,在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于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2007年,因同学丁列明博士于几年前回国创办了贝达药业,向谭芬来发出了一起创业的邀请,谭芬来遂到贝达药业,投身于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在贝达药业,谭芬来主要负责临床研究工作,他主持完成了盐酸埃克替尼在晚期肺癌患者中进行的I、II、III期临床试验的试验设计、实施、NDA申报等一系列工作。
谭芬来后期主导了埃克替尼III期临床结果在LANCET ONCOLOGY上的全文发表以及美国安进公司VECTIBIX在中国的注册申报。申报发明专利二十多项,其中3项已获中国、美国等国际专利。作为PI先后获美国NIH、美国KAUFMAN基金和国家科技部多项课题支持,其中“埃克替尼扩大适应症临床研究”获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点课题支持。
如今,贝达药业已经成长为国内肺癌靶向药龙头企业,此前谭芬来负责的多个从美国引进并主持研发的新药项目也陆续进入审批上市阶段。随后,他以“不想错过未来10年医药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为由,与陈怡联手创办麓鹏制药。
陈怡主导了麓鹏制药5个创新药物的设计和临床前开发,目前均已进入临床研发:针对HDAC和DNA双靶标创新药物EDO-S101;强效高选择性第一代BCL-2抑制剂LP-108;强效HBsAg抑制剂LP-128;目前业界领先的第二代选择性BCL-2抑制剂LP-118;目前业界领先的最新一代超高选择性强效激酶抑制剂LP-168。
麓鹏制药在研管线,图片源自麓鹏制药官网
麓鹏制药目前拥有超过10个品种的研发管线,其中核心项目LP-108、LP-118和LP-168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目标定位全球市场,目前正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开展临床试验。LP-108(Lacutoclax,乐托克拉)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关键注册研究。洛布替尼、乐托克拉和LP-118极具行业竞争力,有望成为业界最佳(Best-in-Class)的产品。
当前,进展最快的管线当属LP-168,即洛布替尼。其针对的适应症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在欧美地区占成人NHL的30%-40%,在我国约占35%-50%,其中non-GCB型DLBCL约占60%,DLBCL中位发病年龄为50岁-70岁。该病侵袭性强、疾病进展快、肿瘤异质性大,一旦诊断需要尽快启动治疗,目前的治疗手段为免疫化疗或序贯干细胞移植,但对于大多数R/R DLBCL患者来说,疾病仍不能被治愈,特别是经多线治疗的R/R患者,即使使用了新药预后仍极差,被认为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而其中non-GCB型DLBCL患者的预后又显著劣于GCB型。
而的LP-168的特点在于,可通过共价键与野生型BTK抑制剂结合,不可逆抑制BTK的活性,当BTK C481位点发生突变后,又可以非共价的形式可逆性与BTK结合抑制后者的活性。在中美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洛布替尼对CLL/SLL,NHL(包括MCL、DLBCL、MZL、WM等)的治疗表现了优异的疗效、安全性和PK,支持每日一次的口服给药方式。使其在未经BTKi治疗的或已对共价或非共价BTKi耐药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均显示出优异的临床疗效和突破性的临床价值,刷新了BTKi疗效的新高度。
据公开披露消息,麓鹏制药已累计完成3轮融资。
动脉新医药制图


   翰森制药“仿转创”的加速,

抗肿瘤药持续领跑




2018年以来,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创新药医保谈判等一系列政策的综合作用下,仿制药价格缩水、利润被挤压,国内医药行业生存规则也逐渐发生改变,创新药优势日益凸显,极大地提升了药企发力创新药的积极性。一些药企便开始审时度势,从仿制药改道驶进创新药车道。
翰森制药正是其中之一。
2022年,翰森制药发布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显示其2022全年实现营收约93.82亿元,同比减少5.6 %,其中创新药收入约50.0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较2020年的18%大幅提升至53.4%,稳占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创下新高。
以仿制药起家的翰森制药,拥有奥氮平片、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等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首仿药品。不过,为抵消集采带来的影响,翰森制药开始从源头调整业务结构,即将战略重心向创新药业务转移。这种转移迅速反映到业绩上:2020年全年营收86.90亿元,其中创新药收入15.6亿元,创新药收入占比还仅为18%;但到2021年全年营收99亿元,其中创新药收入4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42.4%,实现翻倍增长。
这当中的创新药营收,主要得益于其多年在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等疾病四大领域的精心布局。
根据年报,翰森制药抗肿瘤药物产品组合在2022年共计实现收入55.22亿元,总营收占比58.9%,是其重要收入来源;中枢神经系统也是翰森制药长期以来的优势领域,2022年实现收入14.94亿元,总营收占比15.9%;在抗感染领域2022年实现收入12.49亿元,总营收占比13.3%;代谢及其它领域组合2022共计收入11.17亿元,总营收占比11.9%。从营收占比来看翰森制药近年来一直在加强肿瘤领域的地位。目前,翰森制药已上市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与豪森昕福(甲磺酸氟马替尼片)两款产品。
不仅如此,2023年,翰森制药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27%。按细分领域拆解,依然是抗肿瘤产品组合对翰森制药业绩贡献最大,其收入达到61.69亿元,占总收入的61%。
此外,翰森制药在研发方面可谓是巨额支出。截至2023年末,翰森制药正在进行的创新药临床试验超过50项,分属于30多个创新药产品,并新增8个首次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与此同时,翰森制药对BD也持开放态度,而购入LP-168这款未来的BIC,正巧有望强化翻倍增值的自免领域。

*封面来源:pexels


专题推荐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 CXO | iPSC | CGT
核药 | 上游工具 | 多肽 | 外泌体 | NASH
蛋白降解剂 | 合成生物学 | AI+新药
VB思享会 | IPO-财报解读 | 新医药对话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动脉新医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